西昌盆地喜德构造奥陶系大箐组油气前景分析
1 喜德背斜构造沉积特征
西昌盆地从大的范围来讲指位于西昌附近以侏罗-白垩系出露的一系列盆地,包括米市盆地、昭觉盆地等。喜德构造就是位于其中最大的米市盆地的西北部。从地理上来讲喜德背斜位于喜德县以东,炭山至两河口乡一带。区域构造上属于康滇南北构造带,构造上属米市盆地西北部,为一个北东-南西走向的斜歪背斜。其最高点出露于喜德县东,核部地表出露上三叠统白果湾组(图1)(肖荣吾,1988;覃建雄等,1996)[1-2]。上世纪90年代在其南东七里坝构造进行过油气勘探工作,钻了七坝1井,但主要的勘探层位是上三叠统白果湾组(宋玉光等,1998;颜自给等,2004;刘树根等,2004;唐勇等,2007;白宪洲等,2007)[3-7]。
2009年完钻了该研究区钻探最多层位的探井-喜德1井,完钻层位灯影组,为研究大箐组的油气前景提供了探井资料。从该井的钻探结果来看,该井从上震旦统灯影组至志留系龙马溪组地层完整,龙马溪组之上至中三叠统白果湾组之间的地层缺失,其海相地层与川南的地层可以对应,表明应该属于上扬子地台的一部分。伏明珠等(2011)[8]把西昌盆地的发展分为3个大阶段:基底形成阶段、被动边缘发展阶段和内陆盆地演化阶段,并细分为盆地基底形成阶段、被动边缘发展阶段、残海发展阶段、前陆盆地发展阶段、内陆拗陷盆地发展阶段、盆地萎缩阶段和盆地改造阶段等7个小阶段。从喜德1井的钻探结果来讲,上述阶段划分基本上符合。
喜德1井的二维地质-地震剖面表明二叠系地层尖灭至了向斜内,志留系向东尖灭于喜德1井西,奥陶系、寒武系依次向西尖灭,其上覆盖上三叠统白果湾组,说明加里东、印支运动强烈,形成西高东低的构造格局,古生界地层被剥蚀形成不整合面,至白果湾组沉积时才全面覆盖形成陆相盆地,一直持续到白垩纪(图2)。喜德构造一直处于构造的较高部位,晚三叠世前为古构造高点,侏罗-白垩纪由于盆地内巨厚陆相地层,使得喜德构造进一步定型成为现今构造。
2 喜德构造基础油气地质条件分析
2.1 大箐组储集层条件分析
从喜德1井和邻区露头剖面可知,大箐组的岩性较为简单,主要为浅黄灰色泥-中晶白云岩,钻井厚度340.50m。测井密度资料现实再井段2623~2624m处,含有大约0.6米厚的膏盐层,说明大箐组有过短暂的处于蒸发相的过程,主体为碳酸盐岩台地相沉积。通过岩心物性分析表明,大箐组平均孔隙度为1.276%,渗透率为0.2051×10-3μ2,属低孔低渗型。岩心和岩屑薄片资料均反映本井奥陶系大箐组孔缝洞较发育,多数未充填或半充填,充填物为石英、方解石及次生石英晶族等,岩心裂缝统计缝密度3.49~48.53条/m,孔洞密度2~101个/m,但孔洞大多孤立存在,连通性较差。
大箐组区域上顶面部分地区为不整合面,其上直接与龙马溪组、白果湾组直接接触,受岩溶作用改造,因此大箐组溶蚀孔洞较发育。
2.2 喜德构造烃源岩及生烃史分析
喜德构造主要烃源岩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该组在四川盆地内是非常重要的烃源及页岩气产层。在研究区,喜德1井和七坝1井实钻黑色页岩厚21.00~97.00m向南东方向增厚。对该套烃源的分析表明,残余有机碳含量为0.11%~2.77%,平均0.18%,氯仿沥青“A”含量0.003%,有机质丰度值分布不均一,但往东有机质丰度增加。龙马溪组的沉积环境是较封闭的还原环境,笔石发育,较少陆源输入,其有机质以腐泥为主的混合型,即Ⅱ1型。龙马溪组的R0值为1.27%~3.48%,龙马溪组烃源岩处于高成熟~过成熟阶段。通过埋藏史图(图3)分析表明,喜德1井生油期为早中侏罗世,至早白垩世进入生气窗,并最终全部裂解为天然气。
此外,奥陶系大箐组自身碳酸盐岩灰岩中有机碳最高达4.28%,平均1.809%,Ro平均2.03,达到高成熟-过成熟,可能为一套较好的潜在烃源岩层。
2.3 大箐组盖层条件分析
喜德构造区域盖层条件较好,直接盖层泥质岩发育,缺失中下三叠统膏盐岩。大箐组直接盖层为上三叠统白果湾组泥页岩、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泥质岩盖层。龙马溪组在冕宁-喜德一线以东地区广泛分布,厚度达86.6~388 m,由西向东增厚,底部主要为黑色碳质页岩和粉砂岩,既是区内重要的烃源岩层系,也构成重要的盖层,对下伏奥陶系大箐组碳酸盐岩储层具封闭作用。上三叠统白果湾组底部发育一套灰黑色炭质泥岩,在整个西昌盆地内均有分布,可作为上三叠统白果湾组对比的标志层,可对下伏储层起封挡作用。除这两套填接盖层外,喜德1井侏罗系钻厚1683.00 m,如此巨厚且以泥质岩为主的地层,对于下伏奥陶系大箐组是良好的区域盖层。且喜德地区断裂并不发育,因此减少了断裂破坏保存条件的影响。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