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储运

试论油气储运中油气回收技术的具体运用

 

中国作为石油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大国,油气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在油气资源的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发生油气的损耗,并导致油气资源经济损失。本文结合近年来相关学者提出的油气回收技术原理,并结合我国油气储运实际情况,探讨油气储运过程中的油气回收技术[1]。

1 油气储运过程中探讨回收技术的背景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技术的类型很多,但从本质上讲,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将油气井转换为液态石油产品,最终实现多级液化,它基于多级冷却的原理。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使用将增加,经济高度将增加。实际上,蒸发现象是油气储运中的主要问题。在蒸发事件之后,这意味着油气井也将在此过程的后期丢失。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油气采收技术的研究还不成熟,而且研究还很晚。因此,中国在储运过程中油气资源的损失相对较大,通常保持在5%-10% 之间。

与此同时,我邮寄储运基础设施还不完善。资料显示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在炼油厂和油库等区域安装了完备的油气基础设施,并在石油天然气运输加工等一系列操作过程中,实现了对于油气损失的有效控制。借助于上述措施,西方发达国家在油气储运中,油气损耗率控制在5% 以内,大大高于中国的平均水平。

2 主要油气回收技术原理

2.1 活性炭吸附技术

在油气回收过程中,应保证周围空气中含有的蒸发油器基于爆炸和对人体产生有害威胁的浓度。如超过这一浓度,一旦接触明火,极易引发爆炸火灾等安全事故。为此在实际应用中,相关工作人员应积极探索,更加高效经济的油气回收技术。活性炭吸附技术是我国油气储运环节进行油气回收应用时间最长,效果较为明显的一类技术,该技术主要借助于活性炭,从空气中分离出油气中的烃类组分,以达到油气回收的目的。但是也应注意到活性炭吸附技术有一定的适用条件,在高温条件下,活性炭会和油气中的烃类组分发生化学吸附,降低活性炭的吸附能力。现阶段已有部分科研人员开展了高温条件下活性炭吸附能力的恢复试验,以此延长活性炭的使用寿命[2]。

2.2 低温回收技术

在低温环境下回收油气资源,在世界范围内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案例,在实际的工程中,操作人员通常在常压条件下,借助于低热介质对油气资源进行回收。在此过程中,可降低油气温度使之转化为液态,实现分离目的。相比于气体吸附技术,低温回收技术能够更加充分的回收蒸发到空气中的油气资源,从而降低油气回收中的安全风险。但是低温回收技术在实际操作中,对操作人员技能水平有着较高要求,同时也应实时监测环境因素和温度因素,应用的流程和操作工艺较为复杂,经济成本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技术的推广。

2.3 气膜分离回收技术

利用气膜分离技术进行油气回收,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技术。技术人员在开展该项工艺时,需使用特制的分离膜,通常情况下,使用有机质构成的分离膜,并借助于分离膜高效的吸附能力,可实现远高于活性炭吸附的油气回收效果。从分离膜的材质分析,该项回收技术还有很大的提升和优化空间。现阶段科研人员研究的重点是寻找另一种可替代的、经济成本更低的分离膜。国内科研院所提出的,使用氧化铝陶瓷膜进行油气的分离,已取得了较好效果[3]。

2.4 常温吸附技术

除了降低油气温度来实现分离回收的目的,还可在常温条件下实现油气的回收。由于不受温度条件的限制,常温吸附技术的操作更为简便,应用的范围更广,在实际应用中,不涉及复杂的工艺流程和特殊的设备。操作人员只需在处理设备中投入吸收剂或者吸附剂,就可完成油气的回收。但是该种方法难以大规模推广使用,通常适用于小范围的油气回收。

3 油气储运过程中油气回收应用注意事项

上文分析了常见的油气回收技术原理及优劣势,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相关单位需注意以下几点提升油气回收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1)注意提升一线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由于油气回收过程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同时操作流程较为复杂,为保证油气回收过程的安全和高效,相关单位需重视一线人员的技能培训。应结合企业内使用的油气回收技术原理,邀请外部专家进行专项培训,切实提升一线员工的操作技能。于是针对于培训的效果应开展技能考核和评定工作,及时发现员工的不足之处,并制定个人提升计划,根据工作的需求和个人能力安排相应岗位。最后企业应进行安全生产教育,使一线职工充分认识油气回收过程中的安全隐患。